【新三鑫 高品質】書韻飄香 悅讀成長——《名師作業設計新思維》讀書分享會
一盞茶,
一縷風,
一捧書香細思量。
閱讀留痕
古人云:“學,然后知困;讀,然后知不足?!?/p>
欲求教書好,先做讀書人。閱讀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,為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,在大科組的帶領下,老師們認真讀了《名師作業設計新思維》。五月七日下午,二年級語文科組全體教師相聚會議室,開展了“書韻飄香,悅讀成長”讀書分享會。
書里拾光
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。打開一本書,發現一個世界,聆聽一個故事,開啟一段書里拾光之旅。語文教師以共同體教研小組的方式就如何設計有效作業、作業創新設計有何妙招進行分享。
明晰教學目標,研究課后習題,優化作業設計,拓展減負空間,基于課后習題設計有效作業。課堂練習不同于課后作業、家庭作業,既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,也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實踐環節。
作業設計要注重“四性”,趣味性、多樣性、層次性、實踐性。相看兩不厭,唯有“好作業”。
好作業由基礎性作業和提升性作業兩部分組成。如果把作業比作“登天的梯”,基礎性作業就是鑄就登天梯的“臺階”,提升性作業就是臺階兩旁的“欄桿”,讓我們的學生順著“臺階”,扶著“欄桿”望盡天涯路,才會心甘情愿“為伊消得人憔悴”,也定會在驀然回首之際,覓得“燈火闌珊處”。
語文作業創新設計有妙招。朗讀、畫畫、表演……形式多樣,趣味彰顯。尊重個性,層次分明。課外延伸、生活接軌、創新妙招。
楊主任結合2022版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》中對作業評價的建議,啟發我們從作業評價要求來進行作業設計。作業設計應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多維度,多種類設計作業,同時與學生任務群的學習內容、課后習題等融合。課內作業以識記、理解、運用為主;周末作業以搜集信息、實踐活動為主;假期則以真實語文情境中的語言運用、整本書閱讀為主。
活動最后,張主任給大家傳經送寶,用親身實踐力證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,分享了閱讀三層次:為什么要閱讀、用什么方法讀、讀過之后怎樣落到實處?在張主任的引領下,老師們爭做一名既有書本知識,又有實踐精神的真學問人。
書香有影
惟書有色,艷于西子。
惟文有華,秀于百卉。
摩挲書頁,捧卷而讀.
聆聽文化的鐘鳴,
啜飲文化的甘露,
書海尋芳,
讓你、我都成為 :
眼中有光芒,靈魂有書香的教師!